Image

【喜閱親子】
野原美冴配音員教講故事技巧 加入戲劇元素更投入

講故事的時候經常得不到小朋友注意?可能你功力未夠深厚。香港公共圖書館最近推出的「喜閱親子Voice & Move工作坊」,透過一系列短片教導大人小朋友如何運用聲線及動作,增加說故事的吸引力,小朋友感到開心好玩,自然可以引導他們投入閱讀的世界。今次找來工作坊導師配音員譚淑英老師和「有骨戲」劇團總監李展鑾(Ronald),與大家分享講故事的秘訣。

簡單學會發聲技巧

譚淑英老師的名字你未必熟悉,如果我告訴你,她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伊吹真夜、「蠟筆小新」的野原美冴和「新寵物小精靈」的武藏,會不會多一份熟悉感?有數十年配音經驗的譚老師今次在工作坊教導大家發聲技巧,以及自製音效。「廚師做菜都不止一把刀,所以講故事當然亦不止一把聲音,需要千變萬化,才可以講好一個故事,小朋友就不會沉悶,可以更專注故事的內容。」譚老師教大家如何使用「A位」、「K位」、「Ng位」發聲,再學會一點高低音的運用,就可以輕鬆模仿小貓或松鼠,老人家和惡魔。除了利用自身聲線,還可以運用道具自製音效,「其實每個人家裡的日常用品,都可以成為道具,例如牛仔布、報紙可以用作製造心跳、踏草地的聲音,說故事時自然傳神得多。」其實用甚麼道具都沒有所謂,就像玩遊戲一樣,最重要是可以激發小朋友的靈感,提升他們的興趣,令講故事變成一個雙方互動的方式,而不只是單向活動。

This image for Image Layouts addon
譚淑英老師以奶粉罐作道具,扮演機械人的聲音。

一個動聽的故事帶來非凡吸引力

有人可能會問,聲音技巧固然可以令小朋友聽故事更加投入,但會加深他們的閱讀興趣嗎?今次工作坊邀請到童星黃芷晴參與,她學習過運用聲線的技巧後,對故事的印象非常深刻,這是一直聽故事以來都沒有的效果,亦引起她追看原著的興趣。「其實當一個故事講得好聽,自然有吸引力,最後可以提升他們對閱讀的興趣。」譚老師說不要將講故事變成例行公事,以不同方法演繹故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透過學習運用聲音,引起小朋友對故事的興趣。

肢體動作+小道具挑戰想像力

「演繹故事的時候,語言聲線當然重要,但如果加上視覺的吸收,小朋友自然覺得更有趣和投入當中。」Ronald說現在經常強調小朋友需要多感官學習,由圖片、聲音、音效互相輔助,由講故事變為玩故事,令家長與小朋友一起互動。工作坊加入戲劇元素,由「有骨戲」導師教授大家如何運用表情和動作,已經可以表達到不同角色的情緒。「小朋友其實會在日常生活中儲存經驗,對於如何表達喜怒哀驚有一定印象,只要稍為指導他們、鼓勵他們,就可以做得到。」Ronald相信很多小朋友在上堂後會更加投入故事,「平時閱讀故事的時候,我們是一個第三身的角度,感覺距離很遠,但如果透過角色扮演,大家就可以代入不同角色,再加上各種小道具,更可以挑戰小朋友的想像力。」

Ronald說透過代入角色,可以引發小朋友的興趣和想像力。

超越書本又回歸書本

肢體動作的學習,其實是創造一個豐富的氛圍,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經驗。作為有兩個小朋友的爸爸,Ronald經常鼓勵小朋友問問題,透過問題探索故事背後的意義,「這是一個啟發想像空間,進而吸引他們閱讀的過程。」這是一個來自書本,同時又超越書本的經驗,當小朋友把開心的感覺內化,閱讀這件事自然變得更吸引。「技巧當然重要,但熱誠和興趣更重要,如果家長有熱情,希望和小朋友建立關係,作緊密接觸,自然會願意打破框框,作不同嘗試。」有了這樣的基礎,自然更有效推動小朋友投入閱讀,享受書本的樂趣。 「喜閱親子Voice & Move工作坊」五集短片於公共圖書館YouTube頻道陸續發布,大人小朋友希望講好故事就不要錯過。

喜閱親子Voice & Move工作坊:https://bit.ly/3ki1umH

Ronald劇團的兩位導師會於工作坊短片教你「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