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從情歌、舞曲到藍調,樂音如何牽動你我的行為 The world in six songs: how the musical brain created human nature
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J. Levitin)著;林凱雄譯
館長分享
五月天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而此書的作者丹尼爾.列維京則從生物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等不同角度,與讀者一同探討「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作者認為世上音樂主要分為以下六個主題:友誼、喜悅、安慰、知識、宗教、愛。透過檢視這六類的樂曲,作者思考音樂如何牽動人類的行為,從參照學術研究到分享日常小故事,帶領讀者探索音樂在人類身上帶來的影響,以及音樂在人類進化史上佔據的位置。
在「安慰之歌」一章中,作者解釋了悲傷樂曲帶來慰藉的原因︰「我們覺得難過或為憂鬱症所苦的時候,常會覺得很孤單、與其他人斷了聯繫,感到沒人了解自己。快樂的音樂在此時聽來可能特別惱人,因為我們甚至會覺得更孤單、更不被了解。」這在心理學上完全說得通,畢竟大部分的人類所需要的只是「被理解」和「同行」。近百年間藍調音樂在西方社會的興起,亦是因為它憂傷淒苦的歌詞及和弦能達致撫慰人心的效果。
本書詳述了音樂在日常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例如幫助背誦。相信很多人都同意背誦歌詞比背誦文章容易,把文字配上音樂,的確有助於把文字牢牢記住。小時候囫圇吞棗死背的知識大多數都忘了,但鄧麗君《淡淡幽情》這張專輯卻令我至今仍記住了不少美麗的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