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图书馆节2022】浓缩60年时光:
建构新故事 阅读/生活再发现

如果把六十年时光浓缩摺叠,会看出怎样的故事?比如说有一堵时光之墙﹐只要对墙挥舞手势,不同年代的阅读方式就会出现:由实体书、幻灯片到电子资源,既是图书馆演变史,又是港人阅读往事。说的是「香港图书馆节2022」重点展览《图书馆再发现》的其中一个互动装置,展览里的堆叠时光还包括各时代图书证並置一起——你属於传统纸卡借书证时代,还是胶卡、甚或更后的智能身份证时代?旧物勾起每人独特的图书馆记忆,新一代也透过此展邂逅不熟悉的往事,如卡片目录柜等,从旧物中建构新故事。


1962年,大会堂公共图书馆成立,三年后九龙有了第一间公共图书馆,1974年新界居民也有了自己的图书馆,每个港人皆可探索阅读之乐。今年是香港公共图书馆成立60周年,第四届图书馆节以「喜阅同行六十载」为题,推出超过160场线上线下节目。无论是重现旧日阅读时光、聚合各界爱书人,还是展示未来可期的多元阅读体验,皆著重连结生活与阅读,突出「life / Library」的联繫:图书馆作为连结读者与阅读的平台,透过丰富的馆藏和多元化活动,让读者將阅读融入生活当中。

喜阅一生:回味图书馆那些年
这中间的斜槓符號「/」Slash 代表多元发展、生活与阅读互相补足,正是图书馆近年倡导的「阅读/生活再发现」。將这斜槓横置,则化为中文的「一」字,有如由阅读这一念头开始,探索人生多种可能。今届图书馆节透过「喜阅一生」、「生活一隅」、「文艺一赏」和「指尖一滑」四个方向﹐与港人共同发掘故事,精彩活动包括多媒体互动展览、网上读书会、文艺表演、专题讲座、手艺工作坊及亲子故事剧场等等。
「喜阅一生」重点节目《图书馆再发现》多媒体互动展览,由香港公共图书馆和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合办,融进光雕投影(3D Mapping)、扩增实境(AR)、动作捕捉等技术,以创意方式呈现图书馆歷史与演变。六个体验区包括「游歷时空」、「穿梭无间」、「漫游馆藏」、「穿越虚实」、「同创故事」与「探索无极」,让观眾以创意方式游歷各馆特色,理解图书馆的服务网络、馆藏与发展。

再发现的力量:游於生活游於艺
图书馆节生活再发现的背后概念,正是以不同的参与方式,连繫日常各个面向,翻出新意义。「生活一隅」提供多个专题讲座及手艺工作坊,如针对「心灵断捨离」、「园艺与生活的距离」、「废物不废」等主题的讲座,帮助参与者心灵大扫除、提升幸福感。「悦读情怀」则以和谐粉彩、皮革製作、自製香薰蜡牌掛饰等十二场手艺工作坊,以艺术疗癒心灵。
「文艺一赏」推出多场音乐演奏、影偶音乐剧、戏曲等表演艺术,让大家在文化中再发现,游於生活游於艺。「逆风翱翔」是音乐治疗旅程;「襄城乐记」利用敲击乐器建构城市的声景记忆。六十位故事大使更到访各区图书馆主持「故事齐FUN享」,和小朋友分享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好书。
飞越一甲子:指尖滑出阅读宇宙
图书馆节聚集爱书人,探索写作、阅读与生活的关係,「喜阅共享」网上读书会邀来两位本地中坚作家米哈和一树,畅谈以阅读力量充实人生。米哈的「文学指导生活」及「小物品的幸福感」不容错过。一树则分享选书方式与写作心得,更將写作比喻为使用牙线,当中自有巧妙。大家只需「指尖一滑」进人图书馆节网站,即可参与相关节目,建立个人阅读宇宙。

此外,大型配合活动 「飞越一甲子,喜阅一辈子」巡迴展览將由11月8日起,一连四个月於七间公共图书馆登场,以陪伴几代人长大的飞行棋盘和书本为设计概念,揭开一页页香港公共图书馆的里程碑,透过祖孙三代对答,唤起不同年代读者与公共图书馆一起成长的快乐回忆。

回应六十周年,香港公共图书馆更跳出图书馆,11月15日起於荃湾南丰纱厂举办《图书馆再发现》摄影展,摄影师由馆长选书引发想像,以小型人偶及各㮔日常生活物件,建构成微型场景摄影作品;加上摄影师四出捕捉的图书馆微缩角落,以全新视角呈现图书馆的特色。
人生不同阶段进入图书馆都有新感悟,如同在不同年纪看同一本书仍有新发现,无论你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进入图书馆,不妨乘图书馆节眾多精彩节目,与香港公共图书馆喜阅同行,发掘阅读乐趣。
▷重温香港图书馆节活动(部分):https://www.lcsd.gov.hk/edutainment/sc/reading/page_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