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也斯著

館長分享

也斯巧妙地把後殖民概念「混雜」(Hybridity)植入小說之內,十二篇小說(2012年版十三篇)從1998到2008寫了十一年,期間在不同的文學刊物發表,2009年結集成《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翻開目錄,只見十二個小故事,讀下去,原來各個小故事之間,存著一絲微妙的牽連,是個糾結不清的混雜。故事由九七主權回歸當晚一場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展開,一班「許久沒見面的朋友」聚首一堂,席上除祖籍五湖四海的香港人,還有「反叛美國菜的美國朋友羅傑、反叛了日本菜的日本朋友美子、不太浪漫的法國朋友、港澳兩邊走的澳門朋友」。宴後,眾人各散東西,各自在香港、京都、東京、澳門、新加坡、溫哥華、斯洛文尼亞、越南、法國、西班牙等地演繹自己的故事。

最後,小說結束於角色「我」回歸中環「七一吧」,與朋友對飲一口酒,靜靜地坐著看店裏的小女孩餵兔子。沒有宏大、曲折的敘事,也不是轟轟烈烈、蕩氣迴腸的愛情,就像在京都吃碗蕎麥麵、在澳門咬塊杏仁餅、在香港喝杯奶茶那麼「貼地」。

每個故事都從食物的角度切入,借題發揮,中西美食,琳瑯紙上,一篇一篇細讀,一款一款細味,發覺食物有情,情繫香江,小說人物縱然天南地北的四處流動,歸根結底,還是濃濃的「香港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