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
郭斯恆著
館長分享
香港昔日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五光十色的城市夜景舉世聞名,而琳琅滿目的霓虹招牌作為當中最大的特色,不但交織出美麗的街道景觀,而且為我城建構獨特的街頭視覺文化。
隨着早年屋宇署推行「招牌清拆令」及舊式店舖結業,香港霓虹招牌的數量在過去十多年大幅減少。為了記錄急速消失的霓虹招牌,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信息設計研究室展開「霓虹黯色」研究專案,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間,研究團隊有系統地拍攝及仔細記錄五個社區的霓虹招牌。書中鉅細無遺地列出尖沙咀、佐敦、油蔴地、旺角及太子的霓虹招牌分佈及店舖名稱,有關霓虹招牌的種類、圖案、外框形狀及字體亦有詳細介紹。
透過作者郭斯恆及其研究團隊的仔細觀察和分析、配合豐富的相片與參考資料,讓我們可以認識到香港霓虹招牌與消費文化的關係以及其獨有的美學和字體設計,例如街頭書法家華戈怎樣繪畫適合製作霓虹招牌的字體及膠片招牌師傅李健明與「李漢港楷」的故事。此外,作者亦訪問數位資深的霓虹燈師傅,令讀者對本港霓虹招牌的製作及轉變有更深入的了解。對於喜愛街道文化及霓虹招牌的朋友而言,這確實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
隨着早年屋宇署推行「招牌清拆令」及舊式店舖結業,香港霓虹招牌的數量在過去十多年大幅減少。為了記錄急速消失的霓虹招牌,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信息設計研究室展開「霓虹黯色」研究專案,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間,研究團隊有系統地拍攝及仔細記錄五個社區的霓虹招牌。書中鉅細無遺地列出尖沙咀、佐敦、油蔴地、旺角及太子的霓虹招牌分佈及店舖名稱,有關霓虹招牌的種類、圖案、外框形狀及字體亦有詳細介紹。
透過作者郭斯恆及其研究團隊的仔細觀察和分析、配合豐富的相片與參考資料,讓我們可以認識到香港霓虹招牌與消費文化的關係以及其獨有的美學和字體設計,例如街頭書法家華戈怎樣繪畫適合製作霓虹招牌的字體及膠片招牌師傅李健明與「李漢港楷」的故事。此外,作者亦訪問數位資深的霓虹燈師傅,令讀者對本港霓虹招牌的製作及轉變有更深入的了解。對於喜愛街道文化及霓虹招牌的朋友而言,這確實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
─ 助理館長Samantha